全文共1156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你有没有发现, 最近朋友圈里晒车的画风变了?以前清一色的特斯拉Model Y, 现在突然冒出一堆小米YU7的订单截图. 说实话, 作为一个混迹车圈十几年的老司机, 我真没想到小米能把雷总的"离谱目标"玩得这么6.
6月26日那个晚上, 我就像看世界杯决赛一样, 盯着小米YU7的发布会. 结果呢?18个小时锁单24万台 , 这数字一出来, 我第一反应是:特斯拉的"神话", 要被小米给终结了?
雷军这次真的玩大了
老实讲, 去年小米SU7刚出来的时候, 很多人还在质疑:手机厂商造车, 靠谱吗?结果人家月销破万, 直接把质疑声给怼回去了.
这次YU7更狠, 雷军直接喊话:"就是要挑战Model Y!" 你说这胆子, 得有多大?要知道Model Y可是连续多年的全球销冠, 在国内一年能卖48万台, 妥妥的"现象级神车".
但雷总就是这么硬气. 我记得发布会上, 他把YU7和Model Y逐项对比的时候, 那个自信劲儿, 真的让人印象深刻.835km的续航、3. 23秒的零百加速、690PS的最大马力 , 这配置单拿出来, 确实有底气叫板特斯拉.
配置对比让Model Y有点尴尬
说到配置这块儿, 我得给大家算算账. 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版本, 官方指导价接近40万, 而小米YU7 MAX版本, 雷总说"没有三十几万下不了台".
但关键是,小米给的配置是真的香啊 !骁龙8 Gen3芯片、零重力座椅、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还有那个看起来就很科幻的"天际屏". 反观Model Y, 除了品牌溢价和自动驾驶, 在豪华配置方面, 真的有点被比下去的感觉.
我朋友老张, 之前一直想买Model Y, 结果看了YU7的配置单, 直接改口了:"同样的钱,为什么不选配置更高的?" 这话虽然现实, 但确实代表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
市场反应超出所有人预期
24万台的锁单量是什么概念?我给你算笔账:这相当于Model Y半年的销量!而且这还只是18个小时的数据, 小米后面都不敢继续公布了, 估计是怕友商心里受不了.
更有意思的是, 我在各大汽车论坛看到, 很多原本计划买Model Y的车主, 都在犹豫要不要转投YU7.有人甚至说:"特斯拉除了牌子响,配置真的被小米吊打了."
当然, 也有人担心小米的品控和售后. 毕竟造车这事儿, 不是搞手机, 出了问题可不能一换了事. 但从SU7这一年的表现来看, 小米在品质控制方面, 确实下了真功夫.
特斯拉的反击有点意思
就在小米YU7火爆全网的时候, 特斯拉突然放了个大招:全自动驾驶交付 . 一辆Model Y从工厂自己开到客户家门口, 全程无人驾驶, 这确实够震撼的.
马斯克这招, 明显是在秀肌肉. 意思很明确:你小米配置再高, 在自动驾驶这块儿, 还是得看我特斯拉的.
不过说实话, 这招虽然炫酷, 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实用性还得打个问号 . 毕竟国内的路况和法规, 离完全自动驾驶还有不小的距离. 而且, 30分钟的测试路程, 真的能证明什么吗?
雷军的回应也很有意思, 转发特斯拉消息的时候说:"确实了不起,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这话听起来谦虚, 但细品一下,其实是在说:技术我们会追上, 但配置和性价比, 你们已经落后了.
SUV战场真正的较量才开始
坦白讲, 小米YU7的成功, 不只是对特斯拉的冲击, 对整个中高端SUV市场都是一记重拳.蔚来ES6、理想L7、问界M7 , 这些之前的热门车型, 现在都得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了.
我最近去4S店转了一圈, 销售的话风都变了. 之前他们总说:"我们对标特斯拉", 现在开始说:"我们要比小米性价比更高". 看这架势,小米不知不觉中, 已经成了新的标杆.
当然, 挑战才刚刚开始. 小米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 锁单24万台, 按照目前的产能爬坡速度, 用户可能要等一年多才能提车. 这种"幸福的烦恼", 估计雷总做梦都能笑醒.说句老实话:小米YU7这一波操作, 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特斯拉Model Y的神坛地位, 虽然不至于一夜崩塌, 但肯定是松动了.
在我看来, 这对消费者是绝对的好事. 竞争越激烈, 我们能买到的车就越好、越便宜. 不管最后谁赢, 反正我们消费者是稳赚不赔的. 你们觉得呢?YU7和Model Y, 你会选哪个?
伯森配资,配资股票最新行情,联丰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