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总称,是儒家文化的终极价值观,我们也可以称作心学终教。最初由《左传》提出,唐代大儒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孔颖达对“三不朽”的定义进行了较为完备的诠释,是目前最为通用的“三不朽”定义。
简而言之,“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流传。此三者虽久不废,流芳百世,号称“三不朽”。
三不朽和阳明心学有啥关系?一是阳明先生标准的完成了三不朽,确定了三不朽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三不朽的集大成者。二是三不朽充分的展示了心学的实践功能,让我们知道心学不是清谈,是具有致良知即致天下太平的结果。三是三不朽体现了心学内圣外王的特质,体现了他可以建立事功的特质,是由内向外散发的力量和圆满。四是三不朽可以一开始就立足心性完善,然后徐徐散发,立足高远理想,形成大事业大成就,实现豪杰人生。五是三不朽可以促使每一个成功者反躬自省,弥补自我缺陷,使得心学成为相对圆善的学说,形成完美人生。
展开剩余87%我一直在思考,心学的终极含义或者说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致良知,只不过是有着圣人理想的文人们的信仰梦,但很多一直专注在金融资本里面的商人们却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资本涉猎太深,他们最急于知道的是如何通过知行合一达到财富的最大值,从而能够实现人生的多维度的释放和尊严。因此,稍不留神,阳明心学就成了成功学。于是,为了生存的文化从业者们纷纷转换门庭,打起了心学成功的旗号。因此,心学即使再繁盛,没有起到遏制势利引领社会走向良知的作用,相反,祖国上下再一次进入追逐利益的深渊。那么,这无疑是大失误大偏差。
专注于利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势利成为势力并且有了理论和文化。于是,系统整理“三不朽”人物进入我的撰著流程。
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立,三立成功,也称为“三不朽”。人一旦立足于不朽,则目光视野迥然不同,他可以站到高远处看社会,站在生死本源看人生,可以自然逍遥,可以自得超脱,而事业也别开局面趋于圆满矣!
依据三不朽哲学理论,能够符合三不朽精神的人物可以称作古今德才全善的完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说过,“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个完人就是品德全善之人,也就是圣人,能做到三不朽,则离圣人只有一步之遥矣。500年自有圣人出,中华大地自王阳明之后,被公认的圣人尚未出现,而正处在盛世前夕的中华大中国,一场来自社会深处的精神变革正在酝酿之中。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理论的推广和传播,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有说,中华5000年历史,只有孔子、王阳明,加上曾国藩两个半圣人,只有两个半人实现了三不朽,这虽然是抬高了王阳明,但无疑是无稽之谈。
二
为了更好的推广和传播三不朽理论,我精选出中华28位真三不朽完人进行大致解读。
伏羲:1、中华民族人文始祖;2、发明了中医药;3、创造文字、创立八卦。德、言、功俱全。
黄帝:1、史书记:“龙颜,有圣德,居轩辕之丘”;2、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击败了炎帝与蚩尤;3、“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
伊尹:1、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为“商元圣”;2、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3、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
周文王:1、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2、“三分天下有其二”;3、《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姜子牙:1、被诸子奉为本家圣人,“百家宗师”;2、牧野大战,灭商盛周,首功;3、《太公六韬》为《武经七书》之一。
周公:1、以“礼乐”治国,被尊为儒家“元圣”;2、推行井田制、分封制;3、《周礼》、《诗经》多篇。
管仲:1、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如其仁。”;2、“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民受其赐;3、《管子》一书,开法家一脉。
孔子:1、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2、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3、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六经。
孙武:1、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2、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3、《孙子兵法》被国认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范蠡:1、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2、苦身戮力,灭吴,成就越王霸业;3、《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是谋略和商学开创之作。
墨子:1、“兼爱”“非攻”宣扬仁政;2、止鲁攻郑、止楚攻宋;3、《墨子在逻辑、科技学上有开创之功。
陆贾:1、开启了汉代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序幕;2、游说诸侯,臣服南越;3、有“陆贾《新语》二十三篇”。
诸葛亮:1、赞:约其生平,公忠二字而已。2、隆中对策,三分天下,武庙十哲之一;3、立言:《出师表》《便宜十六策》等。
魏征:1、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2、安抚山东,直言上谏两百多事;3、主编有《群书治要》,进谏十余万言。
陆贽:1、真帝师,“才本王佐,学为帝师”;2、王夫之认为再造唐朝的首功;.3、唐朝骈文第一大家。
韩愈:1、赞:“操行坚正,拙于世务。”;2、淮西平乱,复兴儒家;3、苏轼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范仲淹:1、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2、“庆历新政”革新北宋,“积极防御”被称为“军中有一范”;3、万言的《上执政书》,传世名篇《岳阳楼记》等。
欧阳修:1、身居高位,仍坚守大节;2、倡导北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3、诗词文三绝。
王安石:1、恬淡名利、遵纪守道;2、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3、创“荆公新学”,“王荆公体”,盛行一时。
耶律楚材:1、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2、提出恢复科举取士,被誉为“社稷之臣”;3、《便宜一十八事》,一改马背民族的政风。
刘基:1、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2、建立明朝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3、与宋濂并为一代文宗。
于谦:1、《明史》赞曰: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2、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北京防御战,打败瓦剌;3、为文有奇气,而主于理,诗文一代之冠。
王阳明: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1、12岁立志做圣贤,与孔孟、朱熹齐名;2、三次平乱,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3、创立王学与“阳明学派”。
曾国藩:1、《讨粤匪檄文》站在道德和文化的制高点平乱;2、促进了中国海军及军事器械的近代化;3、《曾国藩家书》流传至今。
孙中山:1、创立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2、创立中华民国,并任首届临时大总统;3、《三民主义》《孙文学说》等理论影响很大。
梁启超:1、首次在中国掀起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潮流;2、组建了民主党、进步党和策划护国运动;3、倡导“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等文化革新的第一人。
另外,还有东方其他国家以及西方国家都有许多“三不朽”典范人物。我列举十个作为代表。比如犹太教和以色列国的创始人摩西,伊斯兰教创始人及阿拉伯德统一者默罕默德,英国唯物主义大师及英国法制的创立者培根,美国百科全书式人物富兰克林,美国民主象征及第二任总统杰斐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印度圣雄甘地,苏联的缔造者列宁,英国反战的代表及二战风云人物丘吉尔法国共和国的缔造者戴高乐等等,在立德立功立言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是世界英雄和完美杰出人物。我一共整理了六万多字,尚未出版,有想深度了解的可以多多交流。(本文系敬凌先生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第三次读书会发言整理文章)
敬凌简介
独立学者,心学家。号安仁子,敬诚山人。湖湘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研究员,多家大学特聘教授,多个企业机构顾问,专著多部,主张在心性经典的基础上重建我们时代的精神家园。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伯森配资,配资股票最新行情,联丰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