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余
中国足球当惯了看客,所以“世俱杯唯一的中国球员”这样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并不奇怪,阅读量还不小,高达1.2亿。
世俱杯上唯一的中国球员叫做周通,35岁,来自新西兰的半职业球队奥克兰城。
这其实并不是周通头一回参加世俱杯,上一次经历是在2023年,奥克兰城曾面对拥有坎特和本泽马的吉达联合,这次来到扩军后的新世俱杯,首战更是遇到了“专业惨案制造机”拜仁慕尼黑。
周通在该场比赛进行到60分钟时替补上场,当时比分已是0比6。周通上场后,有过几脚传球和一次任意球吊门,但这些显然不能改变什么,拜仁又残酷地攻进了4个球,最终比分定格在0比10。
周通和队友一起成为“惨案”的背景板,但他却比队友幸运,摇身成为热搜的主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周通似乎应该感到高兴,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恨不得避开两天”,毕竟没有一个运动员愿意这样输球。
不过,周通对“惨案”的发生依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0比10,感谢拜仁对足球的尊重,原来这就是和顶级足球的差距,很荣幸是在同场竞技下的亲自体验,而不是电视机对面的侃侃而谈。”
周通后来在第二场对本菲卡的比赛中首发登场,他的荣誉榜上又多了一个“首位在世俱杯上首发的中国球员”,可惜因为受伤引发脑震荡,不得不提前被换下场。下场时,周通还不停地向队医怒吼。这是一个运动员本能的“愤怒”——他想继续战斗,不想提前下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想把每场比赛当做最后一场来踢,把每一分钟当成最后一分钟来拼”。
这就是那个真实的周通,他对“热搜主角”保持着警惕,也可能没有那么强的使命感。所谓“世俱杯上的中国元素”,说好听点是给中国足球争光,说难听点就是阿Q,就是自我安慰。但他始终是个足球运动员,即使失败,也要拼尽全力,要高贵地去失败,把失败的经历视为财富。
周通很感恩自己的足球生涯,觉得每段旅程都“很美妙”。他出国前曾在河北打乙级联赛,后来加盟了大连、武汉、天津等中超俱乐部。2023年初,因为妻子收到了新西兰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又年幼,33岁的周通选择放弃职业生涯,远渡重洋陪伴家人。后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更因为自己对于足球的热爱,他联系了奥克兰城,没想到一顿咖啡的时间,就和俱乐部主席达成了签约协议。
就这样,周通从职业球员摇身一变,成为半职业球员。换成别人,可能会有小失落,但周通甘之若饴,因为他又可以延续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了。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周通从加入球队的头一天开始,就拿出了12分的努力和拼劲,语言关、33岁的高龄、陌生的环境,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他,他很快融入了球队,赢得俱乐部上下的认可。更美妙的是,他还和球队一起参加了两届世俱杯。多少中国球员梦寐以求的名场面,竟神奇般地降临在周通这个高龄的新西兰“留学生”身上。
正如周通自己所言,他的确是幸运的,但幸运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没有当初的坚持,没有对足球一贯的热爱,没有勇敢的第一步(走出去),他也不会成为今天的自己。
“感谢足球给我的一切,褒奖与谩骂,胜利与失败,荣耀与溃败,不管是坐在世俱杯的包机中,还是坐在瓦努阿图行驶了50万公里的小巴上,勇敢者享受世界。”这是周通自酿的心灵鸡汤,也适合一切勇敢的追梦人。
只有敢于突破舒适区、勇于面对并探索未知的人,才能体验到世界的辽阔与精彩。就在上周,20岁的杨瀚森在NBA选秀中第一轮第16顺位被开拓者队选中,这是他在CBA和国青、国家队多年打拼换来的,也是他疯狂试训旅程结出的硕果——27天辗转14座城市,飞行里程达到惊人的2.76万公里,追梦者的足迹就是如此清晰、如此坚定。
勇敢者享受世界,信夫!
伯森配资,配资股票最新行情,联丰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