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拥有让人羡慕的销售能力。
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不管空调还是电视,都是卖什么火什么,还有一大堆人嚷着让雷军去做各种产品,哪怕小米做袜子恐怕都能卖断货。
人比人气死人。
想一想现在多少商家都是为自己的货卖不出去犯愁,雷军凭什么就做什么成什么呢?
都说雷军营销厉害,其实雷军一开始是做技术的,并不以营销、销售见长。
卖什么都成功,雷军的销售能力为啥这么强?诀窍说穿了很简单!
记得在金山时候有个女高管就纳闷,自己作为女生,在推销软件产品的时候怎么还不如雷军卖得多呢?
其中的关键就是雷军用心了,雷军很懂得观察,他能很快识别和判断什么人才是自己的顾客。
比如在大街上或门店里推销金山的软件产品,雷军会注意对方有没有拎袋子——这意味着他之前有购买软件的习惯。
还有在给顾客递宣传页的时候,别人都是随便送一张出去,而如果是雷军,他就会把宣传页反着送给顾客,这样顾客接过来就能看了。
魔鬼在细节,雷军做销售的诀窍说穿了就是一切从自己消费群体的角度出发,想顾客所想,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人中龙凤也需要刻意练习。
为了解决公司的产品销售问题,雷军是能够放下身段到门店跟销冠学习的,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非常难得。
罗永浩好像就反思过自己不如雷军的地方,就是雷军在做小米手机供应链的时候几乎把相关企业的老大都拜访了一遍,而罗永浩就只是让下属去做,但日韩的供应链企业又非常注重级别,以此判断合作伙伴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所以雷军的供应链很稳定,罗永浩做手机就备受供应链折磨。
答案在一线,企业越大就越要往一线跑,要知道古代皇帝都还微服私访的。现在企业强调“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呼叫炮火”,都是一样的道理。
雷军对销售的认识很深,这种认识也伴随着他长期的刻意练习,他去国外看别人的门店,也是看个仔细,包括产品包装盒的设计,货架上的陈列,价格和标签等,他都亲自拿过来看过才算数。
这就叫做事用心。如此你才能跟用户有好的交流,等你一点点找到感觉,销售业绩也就能慢慢好起来了。“一万小时定律”在销售领域的体现就是,你需要见一万个客户,跟不同的客户交流过之后,自己也就有了对销售的感觉。
好的产品,它会自己长脚的。
“我们做销售的目的,不是为了给用户把道理讲明白,关键要让用户能够很舒服地的接受。”
所以做销售首先是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打掉,能瞬间站在用户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否则就跟那些很笨的销售一样,老是想说服、教育用户,心里已经给用户打上了“不懂行”的标签,这就是傲慢,弱小不是销售成功的障碍,傲慢才是。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去一些豪车品牌的4S店或一些餐饮商家去逛一逛,看看什么叫势利眼,这些商家被市场淘汰也是有原因的。
观念变了,态度就变了,然后销售业绩自然就会提升。
但根本还是在于好产品,“做产品,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不要做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产品。只要这个产品是用户哭着喊着要的,销售就不是问题,特别容易卖。”
小米手机和小米汽车能够热卖的原因,从这里就能找到答案。当一个产品是顾客哭着喊着都想买的时候,那不赚钱都难。
终究还是顺势而为。
只是销售能力强,只是产品好,也未必能够成功。我们看智能手机行业,哪个品牌不是销售能力很强、产品很好?
中国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能力和产品不行的品牌早就被淘汰掉了。
最重要的还是看趋势、把握趋势的能力,“不管你多么聪明多么勤奋,我觉得永远不要低估风口的重要性。”
如果你做一个生意,要是一开始就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点,那就相当于输在了起跑线上,老罗做手机就是这样,他的这个教训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啊。
还有就是你抓住了时机,但因为你能力跟不上、提升太慢,或者就是坚持不下去了,倒在了黎明来到之前,那也不行。
“绝不放弃”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可能够做到的人很少。
伯森配资,配资股票最新行情,联丰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